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读得准确流畅并富有感情。
2.能通过品读关键语句,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了解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2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预习反馈
课余时间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很多同学不喜欢读诗歌,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其实诗歌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歌,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毛泽东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伏案工作间隙,战场指挥之间也在不断的吟咏诵读、写诗填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多首,一般性的翻阅、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哺育了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篇章”之一《沁园春雪》。
检查预习达成情况。(课题、易读错的字)
二、第一乐章:真情诵读
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品鉴。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从诵读入手,来领会全诗。下面进入第一乐章:真情诵读。请大家先读一读,老师的基本要求是:读出流畅美。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诗歌仅有读得流畅还不够,还要读出它的音韵美。你认为怎么样做到有音韵美?
以前三句为例,说说其重音与节奏。生读。齐读。评读。
读得流畅,读得抑扬顿挫,要更上一层楼,需要读出情感美。这首诗词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结合这首词发表的背景和柳亚子先生的评价,理解作者在诗词中抒发的豪迈之情,赞美之情,磅礴之气。
电视剧《长征》的主演毛泽东的唐国强有一段《沁园春》的朗读。老师推荐给大家听一下。
有没有挑战唐国强的?
三、第二乐章:细心品读
这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又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下面我们进入诗歌学习的第二乐章:细读品味。首先要品读的是上阕:雪景之壮美。
品读上阕,我们要品一个领字,品一种修辞手法或写景手法,品一幅画面。
扣住上阕的领字“望”,读出登高望远,高瞻远瞩。
围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和想象、以动写静等写景手法来品读。
诗人动用各种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可谓“诗中有画”,现在就请大家拿出笔,给我们描摹一幅你脑中呈现的画面。注意要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文字反映成画面,描写必须生动形象。
生动笔写,师巡视。交流。评价。
上阕是一幅意境开阔的自然画卷,下阕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将视野转向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作者都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啊?对他们作出了怎样的评价?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品帝王之优劣)
结合这首词创作的背景,理解“数风流人物”的含义。(品主旨之豪迈)
四、第三乐章:纵情咏读
诗歌的下阕评价千古帝王,歌颂风流人物,视野在时间上跨越上下几千年。
完成对联:壮丽山河,纵横千万里;风云历史,上下数千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流。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同样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只要实现了人生价值,那他就是风流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座的同学,将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风流人物。
最后,我们都来当一回伟人毛泽东,共同演绎这种大气磅礴!请全体起立,咏读这首词。我来领读。(红色的部分由老师来读)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练习三毛泽东的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试比较两首词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