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校级公开课教案 |
|||||||||||||||||
开课人 | 邢长敏 | 日期 | 2014.10.22 | 班级 | 八4班 | ||||||||||||
课 题 |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 ||||||||||||||||
本节课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主题 | “展评学习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 ||||||||||||||||
教 案 |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2.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 3.学会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 4.知道“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利用所学知识制作FLASH动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 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 “形状补间”动画中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 问:运动对象发生哪些变化时我们使用“动画补间”动画? (某学生回答) 动画:“美丽西藏”flash动画 问:动画中的运动对象在开始和结束时什么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齐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运动对象的形状发生变化时的动画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 板书:“形状补间”动画 2.知识铺垫(3’) 问:制作flash动画的三大步骤是什么? (某学生回答) 板书:flash动画制作步骤
3.自主学习、完成练习(20’) 自主学习:课本P16的内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任 务:完成课本P16的练习: 制作“苹果园”形状补间动画 4.作品点评(10’) 作品展示:展示3-5个学生作品(自愿原则); 点评作品:采用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知识归纳(5’) ⑴ 你认为在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应注意哪些? ⑵ 你能总结出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步骤吗? ⑶ “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之间有哪些区别? 6.课堂小结(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