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校级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内地西藏班(校)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习任务单的应用研究
学 科 分 类 信 息 技 术
课题负责人 邢 长 敏
校级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内地西藏班(校)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习任务单的应用研究
学 科 分 类 信 息 技 术
课题负责人 邢 长 敏
填 表 日 期 2014年10月1日
拟结题时间 2016年8月31日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教导处制
拟结题时间 2016年8月31日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教导处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邢长敏 | 性 别 | 女 | |||||
民 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5.08 | 行政职务 | 无 |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一级 | 研究专长 | 课堂教学 |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硕士 | |||||
联系电话 | 13961461012 | 电子信箱 | yqmsf@{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8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邢长敏 | 中学一级 |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 主持人、组织管理 课题方案实施 |
|||||
朱文斌 | 中学一级 | 物理课堂教学 | 课题方案实施 | |||||
商汉勇 | 中学一级 | 物理课堂教学 | 课题方案实施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发表的主要论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纪律问题的几点思考》 |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 2013(11) | ||||
《浅谈云计算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 | 江苏教师 | 2014(01) | ||||
《电子档案袋在内地西藏班(校)中的应用研究》 |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 2014(01) | ||||
《论新媒体定义的重构》 | 新闻爱好者 | 2009(10) | ||||
《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泛化及其主体的回归》 |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 2009(12) | ||||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培养和提高信息及时素养的目的。 2.研究意义与价值 “任务驱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深入到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的课堂中,如何更好得交待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关键。因为学生的层次差异很大,老师们会发现无论口头布置任务还是板书任务都难于照顾到全体学生,这时,一份能够发到学生面前的、设计全面的、难易合适的学习任务单将是很好得解决方案。可以说,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就能成就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如何为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设计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能利用学习任务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率。 2.研究内容 (1)对本课题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强化,了解目前对学习任务单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 (2)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制定,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要求,为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单; (3)师生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学习任务单的认可程度,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组织信息技术组教师听评课活动,并对课堂及时反思,相互交流,总结得失; (5)整理学习任务单集,根据不同的年级整理学习任务单,形成学习任务单集,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第一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工作: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5年1月—2016年5月):开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课题组各教师将自己研究中利用网络改进有成效的实验、实验教学中的成果收集汇总。课题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对所有成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分析,形成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16年6月—2016年8月)研究深化阶段,主要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走捷径、求实效。 行动研究法。由教师在课余时间,课堂教学中,边创新、边实践、边更新、边积累,逐步设计出有效、可行的学习任务单。 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测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个案分析与经验总结法。不断反思自己的典型课例及相关教学细节,从中发掘和提炼有效的实施举措。注意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进行总结和提炼。 3.实施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4.10—2014.12): 1.理论强化,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相关经验,了解目前对任务驱动和学习任务单的相关研究成果。 2.对师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单的认可程度。 二、课题研究阶段(2015.01—2016.5): 1.为每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单; 2.组织听评课活动; 3.及时写好反思,总结得失。 三、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6.6—2016.8): 1.总结研究成果; 2.撰写成果论文; 3.整理任务单集 4、推广经验。 四、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1.预期成果 1.老师能够熟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能设计各种类型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学习任务单分层达成学习目标; 3.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 4.形成经验论文,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集; 5.结题报告。 2.参考文献 [1] 尚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信息技术 [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1. [2]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6. [3] 卢华. 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的“导引牌” [EB/C]. http://wenku.baidu.com/view/a381864c2b160b4e767fcfda.html ,2010.3. [4] 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Z] . http://{域名已经过期}/20020327/3023657.shtml,2002.3. |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1.专家引领 自本课题确定以来,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张洪校长、虞俊教研组长一直非常关心与重视,多次主动通过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课题进行指导,提供建设性意见。 2.团结协作 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分工协作,目标明确,效率高。不仅在教研组活动中多次探讨,更利用休息时间反思、总结;课题参加者都是学校优秀的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教学研究与探索,科研能力较强,工作中积极上进,勤劳肯干,在教育教学上虚心好学,刻苦努力也取得成绩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3.研究资料丰富,科研手段广泛 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必须的经费,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有相关课题的科研专项经费,有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机构和措施,有计算机作为统计手段,有多媒体设备为研究服务,有网络信息化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更有足够的时间和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些定会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及深入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具体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手段。
|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 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课题准备阶段 | 2014.10—2014.12 | 课题组成员收集研究资料,共同学习 | 课题组成员收集研究资料,共同学习 |
课题研究阶段 | 2015.01—2016.5 | (1)邀请有关专家指导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3)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单的认可程度 (4)为不同课型设计学习任务单 (5)组织听评课活动 |
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不同课型任务单 个案研究 撰写文章 |
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 2016.6—2016.8 | (1)召开课题组会,分析总结研究得失 (2)举行现场观摩课 (3)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