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校级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化学用语表述的教学方法探索
学 科 分 类 化学
课 题 负 责 人 虞俊
填 表 日 期 2013.9
校级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化学用语表述的教学方法探索
学 科 分 类 化学
课 题 负 责 人 虞俊
填 表 日 期 2013.9
拟 结 题 时 间 2015.6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教导处制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教导处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虞 俊 | 性 别 | 男 | |||||
民 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1.7 | 行政职务 | 无 |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一级 | 研究专长 | 教育教学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理学学士 | |||||
联系电话 | 13815063809 | 电子信箱 | 715060774@{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8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虞 俊 | 中学一级 | 课堂教学 | 课题方案的实施 | |||||
张 洪 | 中学高级 | 理论研究、课堂教学 |
理论收集、整理 | |||||
戴西红 | 讲 师 | 课堂教学 | 理论收集、整理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发表的主要论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理科学习是藏族学生的弱势学科,化学学科也成为部分学生的拦路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成绩分化往往是出现在学习到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阶段。学生在学到化学式的表述时,式子中同时出现符号和数字,这让藏族学生书写时就特别困难,直接影响到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也必然大大影响后续学习。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化学用语”明确提出: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可见,学好化学用语的表述对学生学习好化学学科是很重要的。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文字表述到符号表述的转变,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好化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 奠定扎实的基础。 研究内容:探索化学教学中帮助藏族学生快速通过化学用语表述关的的策略和方法。 主要观点:化学用语时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标准》要求的要求之一。化学用语的学习也与其他学科相渗透,例如文字理解、逻辑顺序、数学计算等。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化学用语的学习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创新之处:调整教材教学顺序,而更符合藏族孩子的学习规律;努力创设教与学的乐趣,避免乏味厌学现象的出现。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组织课题组教师调查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基础,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化学用语的准确表述做好铺垫;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学习他人的思路方法;坚持“行动研究”“过程研究”,对学生的学习跟踪、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因素,着重提高教学效益,寻找适合该教学阶段的有效方法。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以我校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卷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化学用语表述时思维方面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书写正确率的状况,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策略。 文献研究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收集材料,掌握理论,研究现象。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提高藏族学生化学用语表述能力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行动研究法。以班级为单位,不同层次学生为对象,根据本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化学用语表述能力为内容的学科竞赛。 个案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观察分析不同学生在化学用语表述中的问题,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策略和方法。 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两年(2013年9月—2015年6月)时间进行。 (1)调查分析与准备阶段(2013.9—2013.12)以化学用语表述竞赛的形式了解我校初三学生化学用语表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完成学校现有学生的化学用语表述能力的调查、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搭建课题研究组织与框架,确定研究的目标与方向。 (2)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阶段(2014.1—2014.12)通过对学生做过的作业、练习和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错题的类型,并做好记录和整理分析工作;学习相关理论,与课题小组成员研讨,针对学生存在的化学用语表述能力问题确定课题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表述速度和和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3)结题鉴定阶段(2015.1—2015.6)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及时分类归档,根据研究成果及时总结交流,撰写结题报告。 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计教学的经验与理论,我们将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我校藏族学生化学用语书写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调查、学习、研讨,探索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5、赵立新、施化波;;化学方程式书写与配平技巧点拨[J];数理化学习;2011年第10期 6、谢健华;;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化学表述”能力 7、陈燕妮;;探讨学生“化学表述”能力的培养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课题负责人具备该课题研究必须具备的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参与过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本课题从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在化学用语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理论知识为指导,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快速掌握化学用语书写的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同时也可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 1、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国内外均积极探索提高初三学生化学用语书写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我校创办二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解决问题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本课题本课题组主要参加者均为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是教龄10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工作有热情、有激情,具有较高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经验,能有效地保证该课题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有中期成果,2015年6月完成课题,结题。 相关资料:全国同类学校的相关研究资料。研究资料主要由网上数据库以及图书馆、资料室的报刊、杂志、书籍等。 研究设备:参与研究人员均配备笔记本电脑,宽带接入。 科研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 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准备阶段 | 13.9-13.11 | 课题组成员收集研究资料,共同学习,完成化学用语表述竞赛调查。 | 前期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
实施阶段 | 13.12-14.12 | 1、通过对学生做过的作业、练习和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错题的类型,并做好记录和整理分析工作。 2、学习相关理论,与课题小组成员研讨,针对学生存在的计算能力问题确定课题目标,制定研究方案。 3、寻找能够提高学生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率和速度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 |
个案研究,发表论文 |
总结阶段 | 15.1-15.6 | 1、课题小组各成员总结提高学生化学用语表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并开展组内研讨,完善各自的结论,最后形成可行的措施和大家分享。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使该课题保质保量完成。 |
研讨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课题研究报告一篇 过程材料:化学用语表述竞赛调查、公开课等 论文,教学案例分析 |
对提高藏族学生化学用语表述能力提出科学、合理、有指导意义的材料和策略 积累材料,为研究提供保证,同时有研究成果 教学案例、论文 |
虞俊 虞俊、张洪、戴西红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 20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