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
减负增效专项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增强时事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 科 分 类 政史地
课 题 负 责 人 蔡晓萍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09.12
拟 结 题 时 间 2012.12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蔡晓萍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69.10 | ||||
行政职务 | 教师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高级 | 研究 专长 |
课堂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法学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 邮政编码 | 213015 | ||||||||
电子信箱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蔡晓萍 | 中学高级 |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 组织管理 课题方案的实施 |
|||||||
邵雯燕 | 中学二级 |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 理论研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 理论的收集、整理 课题方案的实施 |
|||||||
傅亚娟 | 中学高级 |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 历史课堂教学 | 课题方案的实施 | |||||||
王维明 | 中学一级 |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 地理课堂教学 | 课题方案的实施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省级 市级 |
研究性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整合 构建藏汉相融合的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 |
2003.12 2005.12 |
课题方案的实施 课题方案的实施、总结 |
好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一次“时事观”之后 | 《常州教师教育》 | 2005.4 | |||
加强心理调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 《教学论坛》 | 2007.11 | |||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1、选题: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建国60年里,“减负”数十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里,三代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过专门的批示。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此前《规划纲要》已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并就“关于如何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召开了专题讨论会。我们一线教师在这样“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必须深入研究,找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特别是我校学生来自西藏的各个地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文字的理解、语言的表达等文科方面的能力都需提高。为了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文科的能力,我们在学校课题“关于引导藏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下,提出了“增强时事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 选题的意义:减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而提高教学效果又是实施减负的必要前提。“增强时事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就是在增强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具体说来,如下意义: (1)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我们研究增强时事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就是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提供舞台,指导学生去学;按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来决定我们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样就避免了许多无效劳动,学生也学得轻松,觉得快乐。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也能学会倾听,把握学生生成的有效教学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也能学会反思,从而提升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 (2)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研究增强学生时事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就是要从时事活动入手,用具体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低效甚至无效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锻炼倾听、表达和交往等技能,养成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3)有助于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研究增强学生时事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就是要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学习负担,让学生乐学好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联系自身实际生活,正确看待现实;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化课堂这一主阵地的改革,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政史地学科教学中增强学生时事活动学习能力策略和方法,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法观、学生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研究政史地学科教学中的增强学生时事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联系本校学生实际,比较分析其产生的教学实效。 主要观点:构建师生心理和谐相融的教学环境是增强教学效益的前提;加强集体备课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时事活动是增强学生时事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时事活动各环节要有学生自主能力提升的过程;常规的时事活动要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创新之处:从心理角度来思考;活动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这一主体;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组织课题组内教师调查学生时事活动情况,研究其学习的收获;组织课题组内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积极探索增强学生时事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坚持“行动研究”“过程研究”,着重提高教学效益;以教师自我反思、自主研究和定时研讨为主要方式;将课题实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适合自己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文献研究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课堂教学的高效理论,逐步构建本课题的研究体系和构建时事活动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行动研究法。以我校为单位,不同层次学生为对象,根据本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时事活动方面的操作流程和校本课程。 个案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观察分析引入自变量(时事活动)后的应变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 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三年(2009年9月—2012年9月)时间进行。 (1)调查分析与准备阶段(2009.10—2010.9)反思以往时事活动的得失,完成学校现有学生上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搭建课题研究组织与框架,确定研究的目标与方向。 (2)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阶段(2010.1—2011.12)按照课题研究报告,制订课题研究的具体行动方案,确定相应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不定期按需进行研讨会,及时总结并修正实施方案。形成培养学生进行时事活动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材料。 (3)结题鉴定阶段(2012.1—2012.9) 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及时分类归档,根据研究成果及时总结交流,撰写结题报告。 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已有相关成果:本市率先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减负增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已被广泛接受,广大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也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叶澜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蒯超英的《教育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袁金华的《课堂教学论》 王建军的《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余文森的《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魏书生教育文库《学生适用学习法》沈阳出版社2003.10 《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有效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课题负责人具备该课题研究必须具备的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参与过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且该课题已顺利结题。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减负增效大背景下引导藏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途径,可帮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感受、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可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 1、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内地西藏班创办二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解决问题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2、课题组成员都在教学第一线,在课堂这一主阵地,研究工作和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相一致,且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作了一些思考,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完成时间:2011年底有中期成果,2012年底完成课题,结题。 相关资料:全国同类学校的相关研究资料。 研究设备:参与研究人员均配备笔记本电脑,宽带接入。 科研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启动阶段 (调查分析与准备) |
(2009.10—2010.9)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成立课题组,调查平时时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拟定实施方案。 |
实施阶段 (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 |
(2010.10—2011.12)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课题组各成员进行行动研究,按需进行研讨,及时并修正实施方案。 组织课题组各成员展示、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接受市专家中期评估。 课题组各成员整理、分析材料,研究成员撰写专题研究论文。 |
总结结题阶段 (整理资料、交流) |
(2012.1—2012.12)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课题组反思研究过程,整理相关资料,总结提炼、撰写结题报告,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 |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1、课题研究论文集 2、反映学生时事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资料 3、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4、优质课、优秀教案 |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发挥教学的创造性,促进教学改革。 2、形成学生自主进行“时事活动”学习的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促进本组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
课题组成员按各学科分工承担 课题组长撰写报告。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2年12月 |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辖市区级课题或常州市级课题等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申报书
中期报告
结题报告
活动材料
发表的文章
课题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