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教学研讨
充分利用实验 提高学习效率
发布时间:2013-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充分利用实验  提高学习效率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虞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通过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实验思考,探索更好地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能以其独特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实验仍然是其他先进的媒体技术不能取代的教授方法。因此,化学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好每个实验,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也就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对教师来说,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就要不断地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时动手、动眼、动口又动脑的重要,自觉地全神贯注读、做、想练结合。并注意指导学生改进动脑又动手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心理学、生理学和信息论等方面,提高对主动学习的认识。如信息论认为,学习是信息通过各种感观进入大脑,进行编码、转换、储存、组合、反馈等一系列过程。就信息输入来说,有强有弱,当学习者高度主动自觉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就能主动调节感受器官,接受各种输入信息。如果学习不主动,信息没有很好输入,后面的信息处理就要发生很多问题。因此,要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被动地学,只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而不开动脑筋想是学不好的。实验不动手做,也掌握不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不了时,就主动请老师、同学帮助解决,做到勤学好问。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的一些探索:

一、上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在讲述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以及碳酸易分解的知识时,由于碳酸是一种没有颜色的物质,教师通常是借助紫色石蕊试剂遇到酸性物质会显红色这一现象来验证二氧化碳与水之间的反应的,由此学生能提前知道“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那么就掌握了“二氧化碳+水→碳酸”这个反应以及“碳酸这种物质显酸性”。教师接着会对变红的紫色石蕊试剂加热,会出现变红的紫色石蕊试剂又变成紫色的现象,那学学生很自然的就会结合“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得出“加热后酸性物质消失”这个结论了,这样也为教师讲授“碳酸是一种不稳定,受热也易分解的物质”做了铺垫。这个试验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学生往往会认为其他酸性物质也像碳酸一样受热易分解,知识的掌握就会过于片面。

怎样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做了另外一个实验。给学生设疑——向雪碧(无色透明)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会有什么现象?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碳酸,那么猜想现象就很容易了!再设疑——如果对出现红色的雪碧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大多数学生给出红色又变成紫色的结论。然后对雪碧加热,可是出现的现象并没有向学生猜想的那样,雪碧依然是红色,似乎是刚才得出的结论出现了错误!在学生的疑惑中,大家研究了雪碧的配料表后发现其中不仅仅又碳酸还提到了柠檬酸等物质。这样学生就知道了第二个实验现象的道理了,同时更深刻的掌握二氧化碳和碳酸的性质,并了解了物质之间的相似与差别。

二、第三章是比较抽象的一个章节,内容中涉及到原子、分子很离子等不能为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粒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利用实验间接体现出它们的存在以及一些基本特征。我在讲述“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这个观点的时候,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1、两只小烧杯分别倒入浓氨水和无色酚酞,然后用一大烧杯A罩住,几分钟后,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实验现象很明显,学生和容易理解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这个观点。两组对比实验:实验2、两只小烧杯分别倒入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一大烧杯B罩住,几分钟后,无色酚酞仍然没有变红。然后我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无色酚酞中,无色酚酞变红了。这时候学生提出了疑问:这个实验中微粒没有运动?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实验1改动了一下。实验3、两只小烧杯分别倒入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一大烧杯A罩住,几分钟后,无色酚酞变红。学生很不理解的提出了疑问:两个实验看似一样,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我拿起两只大烧杯让它们思考它们的差别,在一片讨论声中,同学们很快找到了原因。实验3中的大烧杯A在实验一中用过,其实使无色酚酞变红的并不是氢氧化钠溶液,而是留在烧杯A中的氨气又运动到酚酞中的结果。实验2中没有出现变红的现象,其实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微粒并不像氨气的微粒运动速度快而进入酚酞溶液中。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不仅理解了微粒运动的观点,而且知道了不同物质的微粒运动的速度也是有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这样就更容易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我们很容易闻到酒的气味,不能闻到盐的气味等。我觉得利用好对比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能很好的利用对比的手段去学的话会轻松很多老师也轻松很多,效果也不错,也许也是一种增效减负吧。在其他的一些实验上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比如:碱溶液的(我们用的是NaOH溶液)的化学性质——与酸性氧化物反应(我们用的是CO2),在反应过程中仅仅把CO2通入NaOH溶液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同样用对比的方法,我们可以预先用塑料瓶收集一瓶CO2,然后倒入NaOH溶液密封振荡,效果很明显。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给学生带了很大的乐趣,整个课堂充满了愉快和好奇的声音。

三、在“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课时,我问学生:有一个成语——水火不容,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水火相容的场面啊?很快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起来了。我把一小块白磷放到问水中,把事先准备好的氧气导入水中并与白磷接触,一瞬间白磷就在水中燃烧了。在一片惊叹很欢呼中,我的问题来了:同学们来说说看,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一片讨论很争论之后,结论也就很快大白了!看似比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浪费时间,其实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学生的记忆效果要更好。

四、在学习氢气可燃性时讲到点燃氢气时一定要先验纯的要求将信将疑。为了不将结论强加给学生,我收集了半纸杯氢气很空气的混合气体倒扣于桌上,突然点燃杯底的小孔,在学生没有思想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氢气爆鸣实验”,随着“砰”的一声爆炸巨响,把学生震惊得目瞪口呆,教室里出现了片刻的宁静,随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学生的要求下我重做一遍实验,在我的点拨和总结中学生知道了“怎么回事”。整个过程中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特别是当进行点燃操作时,学生情绪异常高涨,课堂效果极佳。在这个实验基础上,和自然的得出“凡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等)使用时都必须先进行验纯”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将使用氢气的注意事项铭记于心,而且开阔了知识视野,更重要的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清潭西路156号 电话:051968867556 传真:0519-6886757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