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教学研讨
不抛弃,不放弃
发布时间:2013-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都是“许三多”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胡燕萍

 

电视剧《士兵突击》讲述了一个普通兵——许三多的成长故事。许三多这个小战士的成长承载了太多的辛酸与泪水,他用他的尊严、信念、执着、真诚与天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战友,在英雄连队和老班长“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磨练、感召和熏陶下,由最初的一个拖全军后腿的兵变成一个全军战士终级梦想的“兵王”!那个木纳、坚毅而又执着的许三多散发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魅力,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财富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在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到:“我们的座可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我深信,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每当我想到,在许多学校里,在教室的最后排,还坐着一些好像被遗弃的落伍生和留级生,他们心情郁闷,性格暴躁,或者对知识毫不动心的情况时,我就不能不感到一种由衷的痛心。我们不能让这些学生怀着冷酷的心情,对知识毫无兴趣地走出校门!”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是各种各样的,很多时候,老师总是偏爱成绩好、品德优的学生,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似乎也是人之常情。许多学校、许多教师往往习惯于把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把一些不守纪律、不大听话、表现不好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后进生”。但在教师感情这个天平上,情感的指针是不应有偏向,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是我们的希望。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凭一时的怒气大声呵斥,更不能以“不可救药”、“害群之马”等类似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刺伤学生的心灵。因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当你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对你关上了心门。你声色俱厉,他抗拒到底,撒下弥天慌,令你扑朔迷离,气得你七窃生烟,这样的恶性循环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通常可用“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其它方面都不错,把这个缺点克服就更好了”等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语言,对他们推心置腹,和风细雨,滋润心田。即使是后进生,他们也都有积极向上的想法和要求,他们并不是生来就差的,让我们先分析这些“后进生”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些老师眼中的后进生,因为类型不同,心理也不尽相同,大致归为以下三种情况:

⑴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内地西藏班的藏族学生都是经过统一考试录取的,在西藏读书的时候他们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就像众星捧月一般。但是到了内地读书可谓高手云集,他们的光芒不在,有很大的失落感。尽管勤奋刻苦但是效果却不佳,一次次打击让他们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思想包袱很重,恨自己没用,感到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⑵混。每个班都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虽是后进生,但家庭境况较好,不正视自己的问题,无紧迫感。喜欢追赶潮流,热衷于穿时尚的衣服,模仿日韩明星的穿着打扮,裤子的口袋前前后后有七八个,美其名曰“丐帮八袋长老”,头发一根根直竖着,相当有型。整天无所事事,但歌星、球星贴纸贴画却是全面收集,而不见他们的学习笔记有这么齐全。他们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的,“得快乐时且快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他们的“座右铭”。

⑶悔。这部分后进生,他们对以往因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又因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向导而发愁,他们的思想很不稳定,时而奋发努力,时而发呆发愣,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远离父母亲人,得不到家人近距离的关怀,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就像无头苍蝇一般。

无论学生因为何种原因而暂时落后,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不抛弃,更不放弃。

⑴赏识教育,三个“优先”。

西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每个学生都是第一流的。你的数学比别人好,他的语言能力可能比别的学生强;这个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分最高,那个学生的画画得最好。即使是口哨吹得响亮,跟头翻得漂亮,都是你的强项,都是你的亮点。教师应成为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内地西藏班的教师担负着良师益友、慈母严父的重任,更要让学生体验着教师对他们的赏识与关怀。为师者应无愧地说:“我欣赏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每一天都能露灿烂的微笑,每一天都在快乐中成长。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这一点尤为重要,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是被遗忘的个体,老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老师是他们强大的后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我认为可以从“三个优先”做起:

①座位优先。通常教室的后排总是被遗忘的角落,那里有很多渴望被重视的眼睛。而让后进生坐在前排较显眼的位置,这样更有利于老师的辅导和纪律的监督。

②课堂提问优先。虽然后进生的回答会“前言不搭后语”“答非所问”,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剥夺他们回答问题的权利。课堂提问让后进生优先回答,这样便老师了解他们的情况,使他们有紧迫感,对他们的进步起促动作用。

③作业批改优先。尽量面批他们的作业,面对面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补充,让后进生看到了自已的进步,同时也能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帮助。

从这些细微的小事做起,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赏识。

以情动之,以理感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妮、温存和睿智严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没有真诚的爱,就无法打开学生心灵之门,就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用滚烫“爱”字的热情加以暖化,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爱”的温馨,扬起风帆,增强学习信心,奋发向上。A是一个孤儿,性格有些内向,总感觉和他的距离不够近,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生日的那天我就找到了个好机会,中午休息时间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了一个包装精美的小蛋糕,看着他笑眯眯地擦汗我读懂了他眼中的感谢,趁着这个机会我赶紧打开了话匣子,肯定了他的进步更提出对他的期望。生日后他比以前更用心地打扫,更努力地读书,还在日记里给我写小笑话,真是个外冷内热的孩子呀!我知道这份可口的生日礼物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了!

⑶“偏心对待”,励其自强。

我们常说对待每个学生要公正公平,我却觉得对于后进生老师有时要“偏心”些。有些老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往往是“动之以斥责,待之以冷漠”,或者是严厉批评,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或者是不闻不问,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灰心。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所谓的“优等生”一定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谓的“后进生”也有着许多的可爱的地方。对待他们我们一定要有更多的恒心、耐心和爱心;更要注重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忽略他们的灰暗面;更要抓住他们点滴进步,发现好的苗头以多样的形式给予鼓励,使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B同学是一个没有学习目标,又缺乏耐心、恒心的学生,她害怕吃苦,面对大家诧异的眼神她总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乐观主义精神来对待。然而这样的情况在进入初三之后奇迹般地烟消云散了,不用说清晨,就连课间都能看到她捧着语文书或者英语书躲在平台角落背诵。在晨会课上我大大地表扬了她这种在暑假期间都能认真学习的态度,她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在奇怪老师怎么知道她在平台上学习呢?之后,任课老师也向我反应她上课的专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英语、语文的默写再也不是“祖国山河一片红”了。其实班里比她刻苦的同学还大有人在,但对于这样的后进生,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让这把火烧得更旺,老师“偏心”的鼓励就是在为他们添柴、“火上浇油”。

⑷宽容大度,润物无声。

人们常说,比海洋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胸襟坦荡,态度谦和,宠辱不惊。无论什么人,只要良知未泯,在犯错误后,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既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了错误,教师就不要再穷追不舍的训问、挖苦,这样会使他们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而走向对立面,激化矛盾,使得问题得不到解决。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晚间出来练功,他看见墙角下有石头,他知道有人跳墙出去了。正在这时,禅师听到又脚步声,他知道是徒弟回来了,于是就躬下身子,趴在石头上,让翻墙的徒弟踩着他的脊背,徒弟一看,无言以对,羞愧地低下了头。禅师说:“不早了,快回去吧。”老禅师宽容大度的教育机智令人佩服。学生是难免犯错误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宽容不是回避矛盾,但宽容往往能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切忌把小问题夸大化,有的时候一笑置之,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向往在知识的天空飞翔,但又需要教师为他们指明方向,这就像风筝,而老师就是那个放风筝的人。两者之间是靠一根线连接的,学生都想抓住老师的那根线,作为老师更不能轻易地剪断任何一条线,当老师剪断了那根线,也就是判了那个学生的“死刑”。“不抛弃、不放弃”是许三多的精神,更应是每个教育者的精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将尊重和关爱给予每个孩子,让他们在尊重中培养自信,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清潭西路156号 电话:051968867556 传真:0519-6886757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