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西藏民族中学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朱国伟
民族文化就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直接反映的是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着自己特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组成了特有的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作为一所民族中学,在藏族学生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让藏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从而学习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在文化的欣赏、研究与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滋生祖国意识,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这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之一。
自1985年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成立,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藏族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育教相寓、师生相长、藏汉相融”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始终注重传承民族文化,特别是坚持传承藏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做到藏汉文化的相融合。
在藏族学生中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是一直坚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寻找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首先我们是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挖掘教材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 通过基础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拓宽教育内容, 向学生展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采用课例、教学活动展示等形式,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营造民族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浓厚氛围。通过《西藏民族常识》乡土教材, 让学生了解西藏悠久的历史和藏汉一家的渊源, 开发了学校校史、校情等校本课程, 从中华民族优秀人物到身边的典型模范人物, 从校史文化、民族文化到祖国传统文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对西藏的支持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和谐共处的史料都成为课程丰富的资源,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学校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
第三,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学校每年都要组织的“国庆文艺汇演”、“秋季运动会”、“藏历新年晚会”,特别是持续了13个年头的“藏汉学生心手相连共迎新年”活动, 学校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学校与汉族家庭之间为藏族学生搭建了一个促进汉藏文化交流的平台。
当然,民族中学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不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援助,这样才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作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我们也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将通过开展学生社团尤其是民族文化类社团活动、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举办民族文化节等形式,以挖掘、学习、传承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为立足点,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力度,通过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祖国观、宗教观、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