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新闻动态
毕业是一切都并非结束的郑重开始———记常州西藏民族中
发布时间:2015-06-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邢长敏

毕业是一切都并非结束的郑重开始
                                              ———记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2届毕业返藏

   

编者按:
        毕业时刻:不忘母校老师悉心呵护,谆谆教会,让“小善”化作日常行为习惯;离别之际:铭记龙城人民无私大爱,殷切期望,让“大爱”传遍祖国四面八方。常州西藏民族中学朱国伟校长对初三同学的赠言提醒着大家,又到了凤凰花开的时节,又一批雪域藏娃即将毕业,即将回到最初梦开始的地方。
 
镜头一:时间:6月5日                 地点:金珠峰艺体馆  青稞餐厅  
人物:爸爸妈妈  儿子女儿
        初三毕业生代表从校领导手中接过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意味新的成长、新的蜕变。毕业典礼,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常州市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赵世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孙如山分别为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颁发了奖状,感谢他们三年为母校所做的一切。朱校长希望全体毕业学生一定要谨记感恩,感恩充满民族大爱的第二故乡常州、感恩滋养自己善良本性的故乡西藏、感恩三年向上成长、勇于担当的自己。常州教育局常仁飞副局长也寄语藏族学子时刻保持进取心,不忘母校对自己的栽培,铭记使命,不负常州教育。
        毕业典礼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场合,虽然藏族孩子的父母远在西藏,不能见证这一时刻,但是常爸常妈们今天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自己的藏族儿女在今天要毕业了,在今天又长大了。全体毕业生同唱《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为毕业班的老师、为结对家长敬献鲜花,拥抱流泪,场面感人。
        毕业典礼后,学校为初三学生准备了毕业冷餐会。“这些都是我们爱吃的菜,在这里吃了三年的饭,这是最后一餐了,真有点舍不得吃……”白琼的心情很复杂。不一会,歌声响起,每个班级的孩子拿着饮料把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围在中间,一首一首地唱着歌,也许在此刻,只有唱歌能抒发他们对恩师的敬意和不舍。
 
镜头二:时间:6月6日                   地点:一加爱心社 王德林社长家中 
人物:斯朗拉措   王德林
        “西藏民族中学初三的拉措在常州三年,明天就要回拉萨了,有机会再来第二故乡看看,祝福拉措。”这是一加爱心社王德林社长发的一条朋友圈。初三毕业生斯朗拉措在返藏的前一天来到王社长家中与他道别,斯朗拉措与王社长结缘是在“道德讲堂走进民中”活动,她被王社长的坚韧与爱心所感动,作为校学生会主席的她组织几十名同学加入一加爱心社。她表示虽然自己和初三的同学们马上就要离开常州,但是做义工不会停止,自己也会将“一加”的精神带回雪域高原。
 
镜头三:时间:6月7日                    地点:哈达广场   
人物: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全体师生   结对家长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你们不会永远的离开。分别的大巴已经等候在校门口,但是初三的孩子们却久久不愿离开。再看一眼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感谢她三年的陪伴。再给亲爱的老师真诚地献上一条哈达,感谢当年的那一次鼓励,感谢当年的那一次批评;再好好看看这个承载了太多情感的民中,记住当年的稚气少年,勿忘如今的少年志气!
        学弟学妹们帮助哥哥姐姐把行李抬上车,拉着他们的手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哥哥姐姐捏着弟弟妹妹的脸,叮咛嘱咐一定要刻苦努力。为恩师最后献上一条哈达,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害怕这最后一眼也许就会诀别。初三的老师们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安慰孩子的话语终究还是安慰不了自己,泪水伴着万般不舍。
晋美的常妈、爷爷、妹妹都来了,再拍一张全家福,爷爷开玩笑说,“晋美,下周六晚上别忘记给爷爷打电话,要不然爷爷周日又要来接你了……”,晋美用力点点头。常妈把火车上吃的、用的都带来了,再三叮嘱火车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一幕不像是分别,更像是儿子今日远行,不久就会回来。(图:邢长敏   文:史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清潭西路156号 电话:051968867556 传真:0519-6886757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