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新闻动态
40名藏族孩子心中的阿玛
发布时间:2013-12-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她今年26岁,有人说她像妈妈,但她并没有自己的孩子;她今年26岁,有人说她像孩子,但她早已成为40名藏族孩子心中的阿玛。她用年轻人的激情从事着一份需要耐心的工作,她以母亲的情怀诠释着教师这个职业的分量。她的名字叫何飞,常州西藏民族中学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老师。

   老师这么早就来啦”、“才回家啊何老师”,门卫师傅每天最早迎来的是她,最后送走的还是她,一辆自行车将家与学校的两点相连接,一颗爱生之心又将家与学校的距离相消除,对她来说,家就是学校,有自己学生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去年的九月,何飞老师去无锡火车站迎来了40名藏族孩子,这是她第一次当班主任,许多老师与学生都在怀疑这个稚嫩的小姑娘是否能够胜任,但是没多久的一个事件就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午饭过后,按照惯例每个学生都领到了一个水果,这天发的是苹果,何飞老师班上的罗珍(化名)咬了一口就把苹果扔到了垃圾桶里。值老师把情况告诉了何飞老师,老师马上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来到那个垃圾桶前,她把手伸到垃圾桶里捞起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用餐巾纸擦掉污垢,当着全班的面把苹果吃完,全班同学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漂亮、爱干净的班主任会吃掉一个脏脏的苹果,何飞老师并没有批评罗珍,和声细语地说,“一个苹果不值什么钱,但是我们也不可以浪费,随手扔掉的不仅仅是东西,有时候是一个人的品格”。有时候教育就是这样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何飞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养成教育的理念,更是以实际行动塑造着大爱师德。

“不抛弃,不放弃”。由逆反、排斥、自暴自弃到理解、感恩、发奋图强的转变很困难吗?的确,困难重重,但原因是缺乏心与心的交流,如果俯下身子去倾听,那么再刺耳的声音背后也是由天籁般的音符所组成。何飞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俯身者。旦增才让(化名)来自单亲家庭,头脑聪敏的他因为自卑将自己武装成一只“刺猬”,上课扰乱课堂秩序、与老师作对,课后作业不做、我行我素,在班级里同学们都把他当做一个“异类”。何飞老师看在心里、疼在心中,两天一次的谈心成为例行公事,每天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直到晚上八点,摔断胳膊后一桶桶爱心鸡汤,使原来不屑、愤懑的眼神日益温存、感恩。现在的旦增才让虽然成绩暂时落后,但是性格比以前阳光了、开朗了,帮助其他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文艺方面表现出众。相比于成绩,她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心态与品行,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三年之后我要还给家长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理念一直深埋于她的心中,身教重于言传,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时刻以自己的行动来感染着学生,而像何飞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常州西藏民族中学中还有很多,在这个充满爱的地方,格桑怒放,桂馥兰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清潭西路156号 电话:051968867556 传真:0519-6886757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