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德育天地
国旗下讲话--新学期寄语
在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3-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中仙

在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巢小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元宵节,按照民间拜年要拜到正月十五的习俗,我今天利用升旗仪式的机会代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再次给全体师生拜个晚年,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幸福快乐、学习进步!

老师们、同学们:在元旦前一个星期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那位发言的同学曾对元旦一词向大家做出了解释:“元”是第一的意思,“旦”就是天际线上的一轮红日,在地坪线上冉冉升起。我们今天的正月十五之所以称为元宵节,原因同样在于:元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宵是夜晚,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

有老师和同学要问了:明明是农历一月十五,为什么你刚才说是正月十五呢?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另还有史籍记载,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叫政月。

正月就正月吧,怎么还读成了正(征)月?是好听?还是耍酷?其实它也是有原因的。据传说,这个读音是从秦朝开始的。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便取名为赢政。他统一六国做了始皇帝后,为了避他的名讳,强行规定把正字穿破,读作征。正(征)月的叫法,就这样一直沿用到现在。

正月十五元宵节起源于2000年前西汉时期。按中国的民间习俗,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全家团聚、其乐融融。今天,虽然我们的全体同学远离家乡和亲人,但我们全校师生以另一种“大家庭”的方式在学校团聚,常州将成为我们永生难忘的故乡、老师和同学、还有常爸常妈就是我们的亲人,甚至比亲人还亲,今天我们一样会温馨甜蜜、其乐融融!

老师们、同学们,中华文明有着5000年的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元宵节只不过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已。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上个学期,语文组的吴虹老师曾经作了一次国旗下讲话,她的讲话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来展开的。古琴悠悠洁人心,懒算输赢信手棋,羲之笔下千秋韵,淡烟流水画屏幽。

如果说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那作为“文人四友”或“雅人四好”的琴棋书画就是我们的传统素养文化。仅就汉字来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美、最独一无二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文字书写变成艺术的文字。有句话“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说的就是汉字。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这个文字在被创造的时候,它的构造就代表了一层含义、一个道理、一种文化,甚至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

汉字,世界上唯一的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艺术——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威严之美。

汉字,不仅是我们的语言沟通工具,还塑造了我们的心性,就如同课堂上讲到的“正”“直”两个字,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汉字一样,做一个正直、端正的人。

汉字,因为单音节就可以表达一个意思,所以我们在背乘法口诀表时,可以“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方便快捷地背出来。而如果换作其他语言,效果就没这么直接了,不信大家可以尝试用英语背背。

汉字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

汉字到底有多美,观之形式多变,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

没有学习汉语,那就不会知道“红尘”是怎样的纷纷攘攘难舍断,“断肠”又是怎样的相思,“江南”是怎样的烟雨朦胧,“明月”又是怎样的一种乡愁。

老师们、同学们,2018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元宵节、清明节是中华传统文化,雪顿节、望果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琴棋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五彩经幡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少林武当、太极八卦也是中华文化;“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中华传统文化,“仁者爱人”、“兼爱非攻”也还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灿若星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有人说,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无比的文学成就,却偏偏没有留下一首史诗。

果真如此么?

我告诉大家,事实绝非如此,说出这个话的人其实就根本不了解中国。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汉语言的《孔雀东南飞》等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史诗。其中藏族的《格萨尔》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并不缺史诗,但中华文化缺少自信,中华文化缺少传承,中华文化缺少对外有影响力的传播。

老师们、同学们: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正屹立在世界东方。做为中华儿女其中的一员,希望我们大家坚定文化自信,都能用自己的努力,把更多优秀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其“活起来”“热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感召力,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2019.2.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钟楼区清潭西路156号 电话:051968867556 传真:0519-6886757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